俄羅斯人對咖啡的需求不斷增長,咖啡也成為俄羅斯的餐飲文化之一,給俄羅斯的生活增添了別樣的色彩。于是俄式咖啡誕生了。
過去幾年里,莫斯科涌現出了許多咖啡館,西部4號咖啡館(TheWest4CoffeeBrewBar)就是其中之一。綠色和白色相間的“西部4號”標志***顯眼,看起來就像是從紐約人行道邊偷來的一樣。事實上,整個咖啡館的感覺像是照搬了曼哈頓的西村。店內墻壁上裝飾著裸露的磚塊,原創的涂鴉以及紐約地鐵圖點綴其上,一個唱片機擺放著供展覽,歌手拉娜·德雷的《布魯克林寶貝》一曲正在店內回響。
自從2014年營業以來,兩人對西部4號咖啡館的經營狀態***滿意。當他們與CNN旅行頻道的記者交談時,咖啡廳內已經座無虛席。這里感覺就像是一個快樂的酒吧,顧客們在桌邊擠在一起,手捧著咖啡一邊聊天,一邊等待著晚些時候舉行的爵士樂表演。
受訪的許多俄羅斯人表示,并沒有看到有哪些美國式的元素讓咖啡館變得時尚。但他們相信的是,美國有能力通過像咖啡這樣有形的東西來促進和推動一種很酷的生活方式。“我認為美國很擅長提出并推廣新的商業模式”,自由撰稿人,客戶服務顯然是從美國“進口”而來的另一個方面。《莫斯科咖啡》一書的作者瑪麗亞·奧洛娃認為,在美國企業開始抵達俄羅斯時,過度的友好和客戶服務開始成為俄羅斯的常態。“俄羅斯的服務類似于"付錢、閉嘴、拿咖啡走人",”奧洛娃這樣打趣俄羅斯的服務,“俄羅斯人是非常嚴謹的,我們不會向鄰居和陌生人微笑。”
杰弗里咖啡店創始人兼市場總監阿列克謝·卡拉紐克認為,咖啡文化具有開放的思想和寬容的內涵,這是他和他的合伙人在杰弗里咖啡想要發揚的特質。然而,人們并不能因此認為俄羅斯的咖啡館是美國或西歐的復制品,俄羅斯也對咖啡文化做出了相當的貢獻。杰弗里咖啡的商業模式就是俄羅斯式的創新,它以“時間咖啡館”而出名,按小時收費,而非按照顧客消費的咖啡杯數收費。喝茶續杯很正常,所以在俄羅斯人看來,續杯還要錢有點出乎意料。
阿列克謝·卡拉紐克是杰弗里咖啡館的創始人,在他看來咖啡文化的開放包容是他想要發揚的特質,如果因為別的***形成的慣例而導致咖啡在俄羅斯傳播受阻,就太可惜了。高聳入云的烏拉爾山脈和冰天雪地的冬天造就了俄羅斯人強悍的個性,并賦予了俄羅斯咖啡熱情激烈的口味。俄羅斯人喜歡在咖啡里面加入各種伴侶,***有代表性的是熱的摩加佳巴,俗稱俄式咖啡。煎炒后的咖啡、融化的巧克力、可可、蛋黃還有牛奶一起火上加熱,加入砂糖攪拌均勻,***后倒入杯中再加一大匙奶油浮在上面,聽起來熱量就很高,在俄羅斯寒冬的時候喝上一杯簡直就是至高的享受。除此之外,RafCoffee也在各咖啡館的菜單上常見。這種飲品也由俄羅斯人自己發明,還有一個小故事。
上世紀90年代,有個名叫Ra***elTimberbaev的俄羅斯人是咖啡館CoffeeBean的常客,有一天他照常來到店里點了一杯咖啡加奶,心血來潮的咖啡師在espresso里加了一勺糖和奶油一起蒸,于是誕生了新口味,Ra***el喝后驚艷,形容是帶有融化冰激凌質感與口味的咖啡,介紹給多位朋友,***后這款咖啡以Raf命名成為了咖啡館菜單上的常客。
創立于2001年、現已發展到20多家門店的連鎖咖啡品牌Coffeemania完全符合俄羅斯人的口味,除了剛剛說到的RafCoffee之外,還有柑橘口味的配置,花式甜味咖啡LatteHa***a則把芝麻酥糖和芝麻粒放在了奶泡上,都是為了滿足當地人的需求。突破了人們的心理障礙后,在俄羅斯***熱鬧的茶集市上也有了咖啡的身影,人們在接納的基礎上,進一步開始欣賞起這種飲品來,在中產階級的帶動下,從口味、咖啡豆、烘培技術、煮制過程上精雕細琢。
需求大了后,國外許多咖啡連鎖店也相中了俄羅斯市場,紛紛來到莫斯科開店。Costa在莫斯科市中心開業時就引發了多日排隊的狀況,現在莫斯科當地人開的咖啡店超過200家,在俄羅斯頓河畔還開了一家叫Kyoto的日式咖啡店。
飲品“Raf”則是另一家俄羅斯咖啡店的創作,它在莫斯科的菜單上無處不在。“Raf”據說是由一位名叫拉斐爾(Ra***el)的顧客發明的,這種甜甜的飲品成分包括含糖的濃奶油和一份濃縮咖啡——在莫斯科,以牛奶為基礎的咖啡飲品很受歡迎,但說服顧客在不加糖的情況下享用咖啡是很不容易的。有時候也會有一些其他的口味,比如俄羅斯連鎖咖啡店“雙B”(DoubleB)主打的薰衣草口味。
盡管咖啡在俄羅斯人當中越來越受歡迎,但俄羅斯人也面臨著經濟問題。根據***近對不同***星巴克拿鐵咖啡成本進行的研究,俄羅斯以***貴價格高居***。在俄羅斯,一小杯星巴克拿鐵咖啡的成本超過12美元。對于規模較小的專業咖啡店來說,要說服囊中羞澀的俄羅斯人***這種稍顯放縱的費用,尤其困難。
幾年前,莫斯科的咖啡革命剛剛興起之時,一場金融危機使它變得更加困難。“除了克里米亞,還出現了其他一系列問題,”卡拉科佐娃說,“盧布下跌,在大約半年或者一年時間里,每個人幾乎都停止了購買。在她看來,俄羅斯政治動蕩的本質創造了一個環境,企業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比美國或者西歐的企業更加努力,“那里比較穩定,但是在這里,面臨非常艱難的競爭。”就像任何趨勢一樣,以美國為主題的咖啡的吸引力不可能永遠持續下去。西部4號咖啡館的萊利昂和德米特里延科觀察到,咖啡館審美正在向斯堪的納維亞風格轉變,在莫斯科一些森林可以展現這樣的風格,這種樸實的感覺能讓人感受到丹麥人口中的那種“舒適愜意”。
卡拉紐克認為,俄羅斯人開始更加注重內心的靈感。“十年甚至五年前,如果你以俄羅斯名字命名咖啡店、餐館或者任何事物,你會感到崩潰,”卡拉紐克說,“那完全不時尚。但是現在,我們看到俄羅斯元素的流行。